3、清张鹏翮题四川眉山三苏祠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3、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赞美苏轼的句子

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或曰:“长短句中诗也。

”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

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

——王灼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

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

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陆游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

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晁无咎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赵昚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刘辰翁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

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

——民间说法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

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

——袁枚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王国宪苏轼:北宋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三苏”。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苏仙。

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描写祖国山河风光的句子

其实很多的,只是我们的看诗的角度不同罢了,各人有各人一体会~!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作者咏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雪来写祖国壮阔的大地,可谓所见者大。

北方下雪天的风光,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这就写得气魄宏大,北国即北方,千里、万里两句是正文即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在北方雄伟的景物要推万里长城,黄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过雪来写祖国雄伟的山河,所以先写长城、黄河,再写高山、高原。

登高远望,在冰封雪飘的北方,看到长城内外只是白莽莽一片,再看黄河之水,上下游已经结冰,顿时失掉滔滔滚滚的水势。

“山舞银蛇……试比高”这是写北方雪后的群山和高原雪后的群山呈银白色,山跟山绵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银白色的蛇在舞动,在陕西和山西一带的高原上,盖着雪,在高处望去,象白蜡样的象群在奔跑着。

这里写的银蛇和蜡象的银和蜡,都是形容雪的白。

这里更重要的是写北方山和高原与天公比高,写出雄伟的气象。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红艳艳的太阳跟雪裹着的大地山河互相映照,格外里显得娇艳。

红装指红太阳,素指白色的丝织品,素裹指白雪包裹土地,作者地祖国山河的赞美,除了指出雄伟的一面,也指出娇艳的一面。

写红日跟雪盖的大地相映照,既雄伟又艳丽,具有气象万千之概,总之上纯借景抒情——对祖国在好河山的热爱。

下片写人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人物竞折腰”承上启下过度写出英雄人物地祖国山河怀着崇警 心情。

“惜秦皇汉武……射大...

赞美祖国山河的名句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赤壁赋中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

《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话,用夸张手法表现出箫声感染力之强。

2、原文简介《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

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

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3、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赞美祖国的古诗句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4.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 如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西湖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 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

烟水 弥弥。

回首处,只君知。

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

高峰梦醒云起,是 瘦吟、窗底忆君时。

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写白堤的江南忆•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西湖十咏】(探春 苏堤春晓)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

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

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

翠桡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

掠水风花 缭绕。

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

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

惟有踏青 心,纵早起、不嫌寒峭。

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送客之杭〗选自:《全唐诗》 作者:牟融 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帆带夕阳投越浦, 心随明月到杭州。

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东坡父子三)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

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

”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

”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

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 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

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

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

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李白,字太白。

唐...

1.《道傍树》诗人: 孔武仲 朝代: 宋代 蟠根官道傍,生饱禁城霜。

春风功力微,磥砢百尺长。

肌肤凝金铁,大雪冻不僵。

度岁亦辛苦,成材必坚强。

他时擎大厦,白蚁胡能伤。

2.《挽施州使君钟公》诗人: 喻良能 朝代: 宋代 弱冠为儒世所推,中年事业更环奇。

才名屡致诸公荐,谠论深蒙睿主知。

郡政坚强同薤水,行囊萧瑟似琴龟。

只今惟有清江路,父老相逢说去思。

3.《桐花》诗人: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

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

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4.《次韵和李公达见寄》诗人 韩维朝代 宋词 五分符竹尽吾乡,圣主恩私溢故常。

揽辔岂能清北道,支筇时得问西堂。

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

乘兴可能同一醉,闻君筋力尚坚强。

少年初见一经横,籍籍文场蔼俊名。

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诸生。

赐袍便欲期芳草,贺酒犹能及落英。

我亦林泉有归兴,待君吟啸乐升平。

5.《送治杨司直》诗人 袁燮 朝代 宋词 岷蜀古多士,声名争颉颃。

近代推三苏,奋发眉之阳。

君侯亦眉人,源委故深长。

少日随游宦,中年擅词场。

笑谈掇高科,步武联周行。

蟠胸富筹策,振羽方翱翔。

一朝遽勇退,万里还故乡。

名邦赞佳政,海沂还复康。

无计留君行,临分徒自伤。

我亦归旧隐,后会殊渺茫。

小儿获同升,此好固难忘。

流俗久颓敝,枨也焉得刚。

期君懋远业,志气常坚强。

...

立夏日,有没有一句艳美诗句,叩痛了你的心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的诗,对西湖美景由衷的赞美和全面的评价,为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