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我自学文言文的,现在试着给你翻译下,过后请自查证,如有失误,请见谅:

我毛文龙拜礼两次给您写这封信:我读可汗的来信,感到很不明白。那些骄傲失信,使人生疑的地方,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何况和谈的事情,是两国都愿意的事。对两国都有好处的事,您若不愿意做,那么也就算了!为什么要用假话蒙我?事情成功之前,尚且像这样,一旦掉进陷阱里,难道能按礼仪对待我吗?来信上说:如果送回女真人,两国之间还可以来往;不然的话两国就断交等等。你的话错了!我和刘德库起初和谈时曾说过:我们两国之间的事如果能成功,不仅送回女真人,连我也是没地方可去等话。现在和谈的事没有成功之前,就想强行索要女真人,怎么能确立互相和谈的真心呢?至于阔科那件事,我虽然有错,但在那件事上,你的错过也不少。前代可汗活着时,我派遣的一名女真人,两名汉人,都被杀了。在这之后,你三次派遣使臣想要和谈。使臣到达长江之后,又杀了我方的百名哨兵。一边商谈两国修好的秘密事情,一边不断攻打铁山,这是做欺诈之事,反复不定。有德之人没有像这样只凭武力胡乱行事的,这确实能使人震惊。我虽然才能平凡,智谋浅鄙,但是内心忠实正直,毫无欺诳的想法,没有违逆上天的义理的行为。你要是真的依靠我,就让我赶快登岸,又哪里一定要急匆匆地索回所有的女真人呢?我也用不着舍不得这些女真人。只是如果把他们送回给你,我又用什么来遮掩我国人民的耳目呢?《论语》记载:想要快速把事情解决掉,反而办不成;如果只看到小小的利益,那么大事是办不成的。你曾经没有听说过吗?我本来想派人观察你,看你有什么想法,以及我是否应该把女真人送回给你的情况,如果你不想和谈,那么各自做长远的打算。现在我读了你的来信,认为人顺从善还是顺从恶,只在于天,不在于人。可惜啊,我上次写信提到的事,你一次都没有回复我,却用好听的话蒙我,是一定想同我做敌人,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我也听说了你那边的事情,又怕什么呢!现在我同你说了这么多的话,无没一句话是虚假好听和威吓的话。现在你却因为一个阔科就怀疑我,是多么不明智啊!为了这么一个人劳累往返奔波,对事情的确是没有帮助。假使你能与我一心创建万世不败的事业,将会怎么样呢?现在我想对你什么都听从,但是你不肯,倘若你无论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这时你想对我什么都听从,我难道会愿意吗?你应该好好想想。你如果认为我的话是对的,就立刻下定决心,明明白白地给我一封信,要赶快送来,我还要看你怎么样做事,再答复给你。不然的话,我就杀了你派来的所有的人,这样才足以使你嗜杀的心感到羞愧吧?我先前写信说过以后你不能再派大官前来,南官和南人在皮岛,有事就悄悄派人过来,慢慢说明白,可以做的话就立刻去做等话。先前都已经讲清楚了了结的事,还疑心什么?但是可汗你仍旧送信来,话说得不明确,我很疑惑,所以再派人去你那里。

文言文翻译: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

出自——《宋史·寇准传》

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教导我啊。”

人物品质:

1、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等品质。

2、寇准宽厚

3、张咏足智多谋,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说话注意方式,不会正面指出其不妥之处,语气委婉得体。

文章道理:

我们要坦然面对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发现他人错误时也要及时并委婉的提醒。

文言文翻译:臣具以表文 辞不就职 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陈微志

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文言文翻译,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似情,则告诉不许。

【释义】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作者】《陈情表》魏晋:西晋·李密

【节选】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赏析】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表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悲惨命运,表示不能不照顾年老的祖母,所以不能胜任官仕的原因。先有“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的感触,后有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终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忠君之情,溢于言表;感君之恩,动人心魄。也因为这份“情”,晋武帝做出“停诏,允其不仕”的决定,同时也让千古文人赞叹之声声声不已了。

臣具以表闻的闻字是不是名词做状语的句子

”闻“字是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相同的例子比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字

以下是词类活用的资料,若时间不够可略过: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1、名词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1)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3)一狼洞其中。(《狼》)洞:原为名词,现做动词,可译为“打洞”。

2、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谓语前,起一种修饰或限制作用时的用法。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不需要依靠介词的介引,它省略了介词,但不是省略句。

(1)表示比喻、比拟,可用名词前加介词去理解,翻译成“像……一样”。

例1: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原为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像狗一样”。

例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斗、蛇:原为名词,在这里做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2)表示方位、处所,可译成“到……”“在……”。

例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东:原为方位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到东方”。

例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山:原为名词,在这里做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在山上”。

(3)表示工具、方法、依据,可译为“用……”。

例1:乃丹书帛曰“陈涉王”。(《陈涉世家》丹:原为名词,朱砂。在这里用作状语,可译为“用朱砂”。

例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原为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用箕畚”。

(4)表方向,可译为“向……”,多为方位名词左状语。

例1: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前:原为方位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向前”。

例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北、南:原为方位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向北”“向南”。

(5)表时间,多为时间名词。

例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原为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每天”。

例2: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日:原为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一天天地”。

3、形容词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美:赞美

(2)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

(3)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可译为“走完”。

(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

(2)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

(3)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4、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

例1:“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例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例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

例4:屠惧,投以骨。(《狼》)屠:原为动词,现作名词,可译为“屠户”。形容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

例1:“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例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例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

例4: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原为形容词,现作名词,可译为“险阻”。

5、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激荡”。

例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饮:原为动词,这里活用为使动动词,可译为“使……饮”。

(2)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3)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

6、意动用法: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可译为“以……为……”“认为……是……”

(1)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

例1: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原为名词,客人。现作意动动词,可译为“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例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1:“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例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十则》)耻:原为形容词,现作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下问是耻辱”。

7、为动用法:

所谓为动,是指有的动词带宾语时,含有“为宾而动”的意思。但要注意,这“为宾而动”并不是动词本身“为宾而动”,而是说它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为其宾语而产生的,如上面提到的“君子死知己”中的“死”,就是主语“君子”为其宾语“知己”而产生的,“君子死知己”,即“君子为知己而死”。

为动有三种,即名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1)名词的为动用法是指有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时,含有“为宾而动”的意思,如:

例①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

例②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简析:例①中的“名”“字”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带有宾语“余”,“名余”就是“为我命名”,“字余”就是“为我取字”。

例②中的两个“履”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带上宾语“我”和“之”,都表示“为……穿履”之意,“履我”即“为我穿上鞋”,“履之”即“为他穿上鞋”之意。

(2)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活用的动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主语为了宾语而产生的动作行为或发展变化,其宾语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主语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替代对象。如:

例①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  

例②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韩非子?五蠹》)  

例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  

例④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尚书?泰誓》)

简析:以上四例中带点的动词都是为动用法。例①的“死”表示主语为宾语“节”而死,说明死的目的,即为节操而死;

例②中的“怒”是“为……而怒”,“之”是宾语,它表示怒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不成才才发怒的。

例③中的“启”表示“为……而启”,“之”是它的宾语,“启之”即“为他开门”,它表示主语的替代对象。

例④中的两个“作”在句中表示“为……而作”,“作之君”“作之师”即“为之作君”“为之作师”,也就是给他们树立君王,给他们树立师表的意思。

(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就是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如:

例①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例②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

简析:例①“苦”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有“为……而苦”之意,“苦秦”即“为秦而苦”,“秦”是宾语,是主语产生“苦“的原因。

例②中的“勤”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百谷”是其宾语,是“勤”的目的,“勤百谷”是“为百谷而勤”之意。

词类活用的用法:

1、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规律

规律: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译法: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句:

A、形容词

①宾语位置

例: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旧交情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长处、短处

②主语位置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

乃弃其步兵,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轻装精锐的部队

B、动词(宾语位置)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盟约

2、使动用法

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古汉语中,动、形、名都可能带宾语活用为使动。

例子:项伯杀人,臣活之。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让,回去

(特殊)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让,发出声音

②形容词、名词的使动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让,变绿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让,活,让,长肉

3、意动用法(动、形、名)

①主观上认为宾语如何如何

例:且庸人尚羞之。(动词,以··为羞)

成以其小,劣之。 (形容词,认为..不好)

②把..当作..

例:吾从而师之。 (名词,把..当作老师)

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

名词“鼓”带宾语“乐”,用作动词:弹奏;

名词“冠”带宾语“切云之崔嵬”,用作动词:戴。

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简析: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

“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简析:“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

游水;名词“王”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例如: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前面有结构助词“所”,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例如:

秦师遂东。

简析: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2.名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

“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

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4.名词直接做状语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的方式:当面。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良庖岁更刀。

简析: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的性质:每年。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例如:

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不同词性的活用:

(一)动词的活用:

1、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2、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简析: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

“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2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3、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死国可乎。

简析:“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大行不顾细谨。简析“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2、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简析:“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简析:“穷”在本句中与“能”相结合充当谓语成分,因此活用为动词。

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稍出近之。简析:“近”是形容词,但后带有代词“之”做宾语,作动词。

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简析: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短”后跟了介词结构“于顷襄王”应作动词。

3、容词的使动用法,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简析:“弱”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做谓语,但是形容词做谓语,后面不可以接名词宾语,而它现在接了宾语“秦”,所以它要活用为动词,是“使……弱小”的意思;

“绿”是形容词,后面接了名词宾语,应译“使……绿”。

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简析:“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

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

“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满意请采纳答案,你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动力!

太祖罢朝文言文实词翻译,翻译

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 :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会杀此田舍汉  2.谁触忤陛下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4.妾闻主圣臣忠

  二、翻译

  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参考答案:

  一、1.定要 乡下佬,指魏徵  2.触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 穿戴 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

  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太宗罢朝翻译: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太宗罢朝》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太宗罢朝》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文言文在线翻译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站不善业,弊在赂秦。”我认为这句话不一定全对,那流过的先王,历尽艰险得到这片土地,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这片土地,将之划给秦国,所以秦吞并了六国。然而这样那么流过都是贝亲灭亡的吗?老泉说不是这样的,灭六国的人,六国的国君,我有认为不是这样的,灭六国的是六国的百姓啊。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江山社稷的言论,从古时就有了,不是虚言啊。倘若六国的子民都将自己当做六国子民,则秦国就是得了大量,邯郸,也不能安然入睡啊(直译啦,自己体会~~)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民心不能团结。所以六国沦陷,不在于划地予秦,是因为教化不到位啊。若是教化到位了,那么即使割地,民心依然不会变,秦虽能得到城池,却也仅限于城池,又称而没有命中,有民而没有民心,则这座城池危险了。民心这么重要,六国的君主却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六国沦丧与秦国的原因、

看那抗战八年,我泱泱中华大国,有半壁江山沦落,而日本鬼子就是吃不下我国,为啥?民众不听从他们啊。战争能使人身体屈服,却不能改变民心。民心就是天道,逆了民心就是逆天,所以小日本仓皇逃跑,不能动我国大好江山,我有敢于几天前可乐并购汇源一案,此案一出,九州哗然,都说这是是老外想要灭我国企业的阴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想,要不是你们天天喝可乐,汇源哪里到得这一地步,你们的行为,哪里跟六国民众有异?问从哪里来的?说我时齐国人。看你们给谁耕地,都是秦国的土地。用刘国人民的血汗,去喂饲秦国的虎狼之师,然后六国就死翘翘了。

都是自己打得,很费时间的,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