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国际环保组织WILDAID(野生救援)通过中国明星拍摄的公益广告片中,是国际环保组织WILDAID(野生救援)提出,并倡导的理念。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英文“When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旨在通过呼吁人们拒绝消费野生动物制品,从而保护那些因人类消费而濒危的野生动物。

扩展资料

野生救援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2004年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并第一批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我们与全球200多位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密切合作,拍摄和制作了大量高水准的公益广告、视频和纪录片,通过中国100多家合作媒体传播,覆盖上亿观众。野生救援已经成为亚洲领先的环保宣传机构。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下句怎么回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下句是:没有伤害就没有遗憾。

1,著名影星成龙为保护野生动物,专门拍了一个公益性的影视广告,里面有个广告词让我深以为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确实,人们为了象牙而杀害大象、为了犀牛角而杀害犀牛、为了虎皮和虎骨而杀害老虎、为了熊掌而杀害熊、为了海龟壳而杀害海龟。

2,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有识之士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各种国际公约也先后制定,禁止象牙交易保护了大象,禁止虎皮交易保护了老虎。八十年代后期,我国承诺了放弃千百年来用犀牛角和虎骨入中药的习惯,改用其它代用品来取代犀牛角和虎骨,从而在保护犀牛和老虎方面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得到了国际上广泛好评和赞誉。

3,然而,由于还有不少人有着嗜食野味的陋习,因此,相当一部分酒楼、菜馆为了赚钱便投食客之所好,推出了各种野味菜肴。有需求者自然就有供应者,一些不法之徒为此而利令智昏,猖狂偷猎滥杀野生动物。不仅在乡镇和中小城市,甚至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些市场和酒楼、菜馆,也还时能见到野生动物的悲惨命运,如穿山甲、山麂、果子狸以及各种蛇类和各种鸟类等等,它们或者已“壮烈牺牲”等着下锅,或被关押在笼子里等着挨刀。

4,专家们也曾通过各种途径告诫那些有嗜食野味陋习的国人,“野生动物并不是大补的食物”、“野生动物和人类有共同交叉传染的疾病”、“野生动物身上有寄生虫,有可能在吃的时候传给人类”等等,但相当部分嗜食野味的人却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

5,而只要有人还要吃野味,就有野生动物买卖,只要野生动物还有买卖市场,就一定会有偷猎者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一条“链”,一环紧扣一环。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光靠禁止捕猎和禁止酒楼、菜馆经营(野生动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从重处罚嗜食野味的食客。只有制止了终结消费,才能从源头上最终消灭源头偷猎现象。

没有杀害,就没有买卖。这句话对还是不对?

没有买卖 就没有杀害

  这个公益广告,意在提醒人们保护稀有动物。其逻辑是:稀有动物需要保护,如果没有买卖,就不会有人去捕杀,稀有动物就会自然地繁育,不会减少乃至绝种。

  这个逻辑链条是不完整的,它既不考虑需求,也不考虑供给,而是试图生硬地将交易环节拿掉。不考虑需求,需求又是真实存在的,买卖如何禁止得了?无非是交易成本大增,价格无形中被抬升,转入更疯狂的地下交易。不考虑供给,比如限制自由养殖,其结果是,需求仍在,买卖无法完全禁止,而供求日少,稀有动物更加稀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不考虑供给的保护,是无力的保护。因为这些动物被法定为国家保护动物,不许自由养殖、自由买卖,而只能由国家划一块保护区或场子,拨款组织一帮保育人员进行看护。这最容易造成“公地悲剧”,一方面,保育人员监守自盗,比如有媒体报道,广西桂林养虎农场,故意把老虎活活饿死,制造“自然死亡”的谎言,然后再把虎骨取出制酒。如果盗猎者以重金贿赂保育人员,就有可能对盗猎者网开一面,保护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保护区是“国家的”,动物是“野生的”,谁捕得谁发财,这明显是鼓励盗猎。所以,我想这公益广告可能是没有一点古典经济学常识的人想出来的。如果其逻辑往减少需求上靠,提醒人们不吃稀有动物,倒还有劝说的可能和劝说的价值,唯独不考虑需求与供给,只企图将交易环节凭空拿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是十分不可能的事。

  真正要保护稀有动物,需要转化思路,允许自由养殖和自由买卖。现实中,凡是允许自由养殖和自由买卖的动物,我们非但看不到其濒危,还繁盛得很。比如,允许自由养殖和买卖猪牛,有没有发现猪牛减少了呢?没有,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丝毫也不用考虑其稀有濒危。

  相反,愈是限制养殖,不允许自由买卖的物种,比如犀牛、大象等,愈是危险,时刻都面临被盗猎捕杀。即便保护区保护得很好,种群数量在增加,可是有没有人细算这种保护,政府或NGO投入的成本是不是太高?投入不了如此高成本的国家或地区,是不是该国或地区的某个物种活该绝迹?

  允许自由养殖和自由买卖,可以减少盗猎的激励,其原因是,允许自由养殖后,产权是非常清晰的,不可能出现“公地悲剧”,私人或公司一定誓死与盗猎者做斗争,极大地增加盗猎的成本;而允许自由买卖,就降低了交易成本,盗猎者会宁愿低成本地贩卖,也不愿意高成本地盗猎。

  也许有人忧虑:你胆敢保证自由养殖者不把稀有动物杀光变现,而是进行长期投资?这其实低估了养殖者的理性,如果对稀有动物的需求是长期的,为什么养殖者不可以做长期投资?少数短期行为会造成冲击,但这些并不是没有技术政策来解决的。比如,规定5年之内不得屠宰出售。如果政策和市场让人们有长期的、稳定的收益预期,一定可以减少人们的短期行为,进行长期繁育而不是短期赶尽杀绝。在出售动物的过程中,甚至还能创新出多种长期收益模式,比如体育狩猎游戏等,其保护的积极性更大。

  允许自由养殖和自由买卖,在于包含了两个至为根本的东西,即产权安排和自由市场。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的激励。保护稀有动物也是如此。如果解决了产权问题,保护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这等于解决了供给积极性。允许自由买卖,才不会人为地压抑需求,而打击买卖,只会让买卖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催生更可怕的地下交易。

  事实上,通过界定产权来保护稀有动物,已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津巴布韦。20世纪70年代,该国将大象私人产权化、合法捕杀,结果大象数量不降反升。这个成功的案例再次证明,产权才是更好的保护,没有产权的东西,没人会全心全意去保护它,哪怕试图阻止买卖也相当徒劳。说到底,尊重市场规律,让保护者通过保护获得合理合法的收益,才是最好的保护,道德说教作用甚微。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句话好像漏洞百出

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肯定是比较牵强的一句话哇。除了买卖,人的一张嘴不吃不喝可能就没有了杀害了,这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哈。

请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句话为什么不能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从都买到都不买了不就是量变,

你要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没有买卖就是说没有需求,没有人需要了,就不会有杀害。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即买。可以体现哲学当中的主要矛盾观点。买到不买不能体现一个量变的过程,只是说最根本的因素发生了变化。与量变没有关系。

量变要体现一个积累的过程,像什么滴水石穿,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等。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同义词

没有利益就没有背叛

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为主题写题目

  动物有其生存的权利,就如同人类有人权一样。而现代的社会主张“人人生而平等”,那动物呢?只因为他们的智商不如人类,只因为无法清楚表达,我们就可以这样伤害他们,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吗?

  在现在如此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是因为人类没有尽到保护生态的责任而造成的。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了动物自由生存的权利。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商店购买宠物,一旦自己厌倦了,便随意放生;我们为了研发更新的药物,捕捉无辜的动物来试验,而它们最后也都成了这些药物的祭品;我们为了获得更美观的衣物、配件,去滥捕动物以获取它们的皮毛;更有些人,为了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用尽了各种不道德的方法来训练动物,成立马戏团。我们所做的种种,都使它们离绝种之路梗接近了。人类为何就是如此的自私呢?

  面对这些伤害动物的行为,我们更应该要更积极的负起保护生态的责任。首先不向店家购买宠物,你能用钱买到你想要、你喜欢的宠物,但你却买不到它对你的热情,如果想要养宠物,不妨到流浪动物之家领养,如此一来,一举两得。其次尽量避免实行动物实验,减少一些无辜动物的死亡。最后,拒绝购买动物皮草,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不要让你的胃成为动物的坟场,少吃肉类,多吃蔬菜,以减少杀生。

  虽然保护生态造成的议题只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但我们若再置之不理,只会让它变得更严重。保护生态不单单只是保护人员的工作,更是我们所有生存在这美丽地球的人的义务与责任。地球若没了动物,就如同蓝天没了白云,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今天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