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家访说说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家访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体会1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会很深,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与五(1)班张萍同学结了对子,她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很内向的小女孩,很少与他人交流,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在班级集体活动时,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二、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

张萍同学学习成绩中等,完成作业时常会遇到困难。我找到班主任和课任老师,针对她的情况,专门拿出方案,进行补课。她的成绩稳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了,还经常打电话和我交流。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教师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使他们获得爱的互助、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

留守儿童家访心得体会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大农村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使农村留守儿童增加起来。这些学生有的缺少长辈的关爱,心理挫伤较大,性格内向。还有一少部分学生缺乏家庭的温馨,长辈的引导,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农村学校校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当好农村学校的校长呢?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留守儿童生活问题

要充分认识到生活问题,是留守儿童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在家里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吃饭也可能是饥一顿、饱一顿,容易在营养卫生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少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笔者所在学校的八百多个留守儿童,一半与老年人一起生活,20%根本就没有监护人,这些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生活状况极其令人担忧,他们在家里有时候完全靠方便面度日。

二、缺乏必要的保护

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留守儿童出现安全事故的比例较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都不强,遇到危险时缺乏必要的自救经验,对自己的许多危险行为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此导致留守儿童频频出现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未成年人伤害事故中,属于留守儿童的要占80%左右。

三、心理问题

这是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由于亲情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教育问题

是对留守儿童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奔波,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所学教材有时也无法统一,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业水平。

针对上述留守儿童中所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我们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配备“代理家长”,设置“亲情电话”。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弄清了当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建立了档案。同时,在各位任课教师的配合下,我们给每个留守儿童的安排了“代理家长”,设置了“亲情电话”,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二是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对他们的学习和德育要特别关注,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是要加强周末的管理与服务,对照档案与其代理监护人取得联系,不能放任他们在外面为所欲为。

四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专门的时间保障。

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虽说是负重前行,但是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发展人、健全人,农村学校有责任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找到家的感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工作机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3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代理家长的重点。做为老师既代理家长,深知责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爱心 、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代理家长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三、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代理家长,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留守儿童的思考家访日记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为了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我一直在努力的探索着,寻找着优化教育的方向与途径,但我很迷茫,因为我的付出与结果难成正比。于是,我带着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走进了几个家庭,开始了我的家访之旅。

本学期因为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带一年级语文。说实话,对于长期教高年级的我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但面对六十多个孩子,六十多个家庭,我别无选择,只能坚定地走下去。开学初,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会上我做了统计,全班68人,38人是长辈代管,有26人是父母看管,大部分是农民工父母,他们只能边打工边照顾孩子,有4人由亲戚或朋友代管,其中有五六个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属单亲家庭由亲戚朋友代管。面对这样一群孩子,面临这种教育现状,我十分担忧,因为我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困难。

开学一个半月后,我对班上每个孩子的情况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包括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前知识的储备,学前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的个性。与孩子相处一个半月时间,我发现大多数孩子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还是零。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天的家庭作业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不知道,因为孩子们没有倾听的习惯。国庆期间,我怕孩子记不住作业,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份作业清单(默写6个单韵母,23个声母,认读学过的60多个汉字)。七天的作业不多也并不复杂,但是假期结束来到学校,我做了统计,全班有16个同学没完成作业,有4个同学没做作业。我不知原因在哪里,仔细分析,我认为学生年龄偏小,没有最基本的习惯,家长没有能力监管到孩子的学习。 因为大部分家长都是年近六十的老人,所以管理孩子只是一句空话。面对这种令人头疼的教育现状,我走进了几个家庭,深入地了解到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生甲:一个长得很白净,浓眉大眼的小男孩,性格内向,老师问他,他只会摇头或点头,偶尔出声,也是声音细小得只有他自己清楚在说什么。至于上课、下课他什么都不懂,不会拿笔,上课半天不会拿书,就是老师帮忙拿了,他也懒得翻,作业本、书,三天两头都在掉,上学近一个月,家庭作业都是在学校老师陪着他做,大多数时间是老师握着他的手写。为了弄清孩子养成这种习惯的原因,我对该孩子进行了家访。孩子家住老司法局,爷爷奶奶都是六十多岁,经过交谈得知孩子刚出生,妈妈就离他而去,也就是说在他的记忆中没有妈妈的模样,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代管,孩子没上过幼儿园,不会拿筷子,吃饭都是爷爷奶奶喂,吃一顿饭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周围没什么同龄孩子,在家里主要活动就是看电视。上翻下跳,爷爷奶奶都管不住,问及原因,爷爷说,孩子一出生就离开妈妈蛮可怜,我们也没得法,这孩子就交给杨老师、向老师。我理解做家长的心情,但家长哪里知道,孩子的人生还没起步,孩子一辈子的教育,谁担当得起啊,况且一个孩子的教育光靠老师怎么行呢?

学生乙: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无论上课下课都无法安静,就是走路也是手舞足蹈很不安分,不是给张三一拳,就是给李四一脚,每天下课都跑得满头大汗。家庭作业经常不做,偶尔做了,结果也是错多对少。为了弄清孩子养成这种习惯的原因,我对该孩子进行了家访,孩子家住商业街,通过交谈了解到孩子由爷爷奶奶代管,父母都在深圳打工,说起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老人一脸无奈地对我说:“孙女调皮好动,我们也没得法,老师,你帮我们打,我们给你授权,至于学习,我们都不识字,只好请老师帮忙,她不做,你把她留在学校不准她回来。”我告诉老人,老师不能打学生,况且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光靠打是不行的。无论怎样解释,老人只知道一个劲的说,不要紧,我不会找你们扯皮的。问起周围的环境,老人说有一帮这样的小孩,每天都在商业街跑上跑下,不到天黑没人管。老人的语言真实朴素,老人的愿望也很简单,但他哪里知道这是一个孩子一辈子的事,孩子的命运和前途,哪是靠一鞭子,一巴掌能解决的啊!

班上这样的情况很多,爷爷奶奶年纪大,疼爱孙子,照顾孩子的吃穿基本没问题,可在教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因为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爷爷奶奶没多少文化,至于辅导学习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对于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使用的还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请您帮我打”。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非常理解,也十分担心,因为我们担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关于“习惯”的描述与论证数不胜数。然而,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们谈习惯,谈家庭教育都不现实。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教,打骂。他需要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孩子在成长中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面对两个孩子家访的结果,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一直在思考,未来十几年的教育都是这种城镇农村化,我们的教育对象基本上是农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或许今天在家里做作业,明天在菜摊上做作业,今天回奶奶家,明天到姑姑家。他们该如何成长?是顺其自然,还是随便管管?面对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 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去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留守儿童家访的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留守儿童家访的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为贯彻落实梅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梅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201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1、缺少关爱;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协调;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部、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

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针对关注留守儿童,不少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那么,以下是CN人才公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一】

一、提案缘由

据调查,红寺堡镇回民小学有1200余人,“留守学生”近300余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学生养成习惯差,性格孤僻,心理品质与其他学生相比相对脆弱,在学习、生活、成长等各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老师教育难度大。

二、提案内容:

红寺堡区是一个移民开发区,建区时间短,移民来自南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这样的直接监护人,隔代之爱他们不能完全接受,他们对父母的爱只能是期待。另外,教师关注度低。学校现在几乎都是超大大班额,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这导致了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是同一程度的关注,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水平,行为表现和其他同学相比,也有很多差异。有的不喜欢讲话,下课的时候常常是一个人呆着,有的经常违反纪律,行为习惯较差。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对亲情的感受比较淡薄,心灵也比较孤独。另外,隔代教育对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成长也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三、对本提案的解决办法、建议:

1、建议在外的家长多多和孩子联系沟通,加强情感交流,如写信、打电话、网络聊天或视频等,尤其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纪念日等。

2、建议学校或相应的主管部门为“留守儿童”配一名亲情指导教师或德育辅导员,让这些同学能及时得到关心和温暖。

3、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亲情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组织节假日兴趣活动等。

4、举办爷爷奶奶培训班。向“留守学生”爷爷奶奶们传授相关家庭教育的观念、知识、方法,帮助“留守学生”爷爷奶奶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再成的不良影响,有效解决了“隔代亲”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5、政府成立专门的组织,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如在社区设立“爱心小家”,请志愿者跟“留守儿童”结对活动。

6、定期家访。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针对学生表现及时家访,交流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校外的情况,掌握学生发展动态,有效进行教育。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二】

一、我县留守儿童的现状:

1、数量多,共有12223人,留守儿童比例为金字塔形,在园幼儿最高50.4%,义务教育阶段为31%,高中占19.4%。

2、分布广隔代监护多:全县30个乡镇都有留守儿童,其中90.8%是隔代监护。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亲情关怀缺失,心理健康堪忧。

2、道德塑造出现危机,价值观扭曲。

3、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4、安全隐患多。

三、几个建议:

1、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协调机制。

2、建立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协调机制。

3、切实加强资金投入,做好关爱儿童的“链接”工作。

4、县委政府要充分抓住国家产业转移和精准扶贫政策,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留住外出务工创业的家长们。

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三】

“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跟其他亲人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事实上生活在“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的环境下成长。“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感情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们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长丰某中学一初三学生怒砍老师的四个手指头,追溯该生的家庭教育我们知道其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亲患有间歇性神经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怎能健康成长?当然目前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而且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无法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共同构筑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方法建议如下:

1、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校的建设,各地最好能专门建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

2、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保护网络,从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政府调整人口管理制度,解决“留守儿童”城市入学问题。

4、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