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承前启后唯美散文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与汉代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辉煌。西汉以骚体赋为主并形成了汉大赋与骚体赋相辅相成的局面,再加上东汉的抒情小赋和述行赋,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之星,永远放射出金子般的光芒,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继承了前代许多的文学样式,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大家都知道,《诗经》中使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是“赋”、“比”、“兴”。所谓“赋”,宋代程朱理学派的朱熹解释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其意是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西汉辞赋便继承了《诗经》的“赋颂”传统,但又有所不同。首先在“继承”方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贾谊的骚体赋《吊屈原赋》,其中写的是一个是非不分、善恶颠倒的黑暗世界,揭露了造成屈原不幸的社会现实。作者有意列举种种错乱反常的现象并不厌其烦的反复咏叹,足见感触至深,愤慨之烈,其间抒发了自己的怨愤不平。张衡的《归田赋》书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以儒家之身立道,以道家态度出世,表达了希望隐退田园、读书著述的心情。这两首辞赋都是秉承了《诗经》艺术手法中的“赋”的传统,像《诗经》一样,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其表达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诗经》重在平铺直叙地表达情感,感情流露很直白,而汉赋的感情流露是间接的,并不是太直白,感觉有点朦胧,或者叫做“绕弯子”,就像刚才所列举的《吊屈原赋》,作者贾谊没有对自己的无辜遭贬而愤慨疾书,他是通过屈原这一历史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另外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没有达到本来要讽谏汉武帝的效果,反而让汉武帝读后“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的'感觉!是的,我们必须承认,封建社会有“伴君如伴虎”这一说,臣子对皇帝的讽谏之辞要委婉含蓄,各个朝代都是,这不仅是一种君臣之礼,也是作为一个大臣的“生存之道”。但再委婉再含蓄,也不至于让帝王不知所以然吧,这说明当时的赋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过于间接,情感不是很直白。再来看一下《诗经》,无论是《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静女》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感情表达的比较直接,没有丝毫的隐藏。我们不仅可以说这是一种继承,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人们精神世界的更加丰富和极大提高。《诗经》是西周时期的,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的精神世界相对贫乏,而到了汉代就不一样了,生产力水平是天壤之别。由此还可以想到:由于人们的思想越来越丰富,中国古代帝王对思想专制必然会越来越加强,无疑这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汉赋的创作必然受到这种影响。另外,后人研究时称这一文学体裁为“赋”,想必也是根据《诗经》中的艺术手法特点而来。

其次,西汉辞赋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了《楚辞》。《楚辞》中“兮”字的使用极其平凡,大都作为句末语气词,我们可以从屈原的《离骚》中看到,《离骚》中几乎每一句都出现了“兮”字,这主要是跟当地的方言息息相关,因为当地的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兮”字。而汉赋中出现大量的“兮”字,不可能是受方言影响,因为汉代的文学繁荣地在北方,其主要是继承了楚辞的抒情句式和句法形式。这一点,我们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和贾谊的《吊屈原赋》中都可以印证,里面出现了大量的“兮”字。此外,《楚辞》创造了一中新的文学样式,这种诗歌样式较之前代的《诗经》,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句式上,都更为自由和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情感。汉代的赋学家们也看到了《楚辞》中这一种便于表达情感的优点。于是乎,就句式而言,汉赋继承了《楚辞》杂言为主的句式,不同于《楚辞》以前四言为主的句式。在描写语言上,汉赋继承了《楚辞》的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宣,以及很注重外在形式的美感的特点,汉赋的语言极其华丽,气势磅礴。当然其宏大的气势以及汪洋恣肆也兼收了战国纵横家的风格特点。战国纵横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张嘴,靠的是满嘴的道理!汉赋也有许多论辩和明理的作品。西汉辞赋对其继承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汉赋的气势恢宏,以及多感悟人生和偏于析理。

另外“西汉辞赋”对先秦文学的借鉴也是极其普遍的。例如枚乘的《七发》,吴客在说明物欲之害时的一段话:“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赛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不但内容,就连其排比手法均与《吕氏春秋本生》中一节及其相似,不过句式要整饬华美的多。还有其中的“观其所驾軼者,所濯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这几句显然取法庄子《齐物论》中写风的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西汉辞赋的确是综合前代的诸多文学样式融合而成,并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有不同于前代文学的取向和生命力。当然西汉文学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意见。

东汉末年到曹魏时期以曹操父子为首的“建安文学”,是赋学观念的转折期,受到西汉辞赋的影响很大。“建安辞赋”重视赋艺术功用,强调赋的抒情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建安文学主张对汉赋的华丽进行批判继承。在中国辞赋文学史上,“建安辞赋”是一个承上启下,向骈文繁荣的过度时期,这里所说的承上的“上”字便是指汉赋,西汉辞赋启下的“下”就近处来说就是指“建安文学”。当然,除此之外,西汉辞赋对后世文学创作还有许多影响,只不过由于时间相距较远,影响的程度不是太深,也不易被发现,每阶段的文学创作主要会对其相邻阶段的文学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便不一一举例。

《周易》与汉赋关系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对古代文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于《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理论研究颇为丰富,如《周易》与诗歌,《周易》与文体等等,然涉及《周易》与汉赋之间的渊源关系,几乎是一个空白。从汉赋的角度考察,其与《周易》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是寥寥无几。

一、汉赋研究

对于汉赋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之前一直是处在文学研究的边缘。在八十年代中期由朱其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中,仅从汉赋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形成期、兴盛期和转变期,针对各时期出现的赋体特色,作以简略探讨,甚至为汉大赋戴上一顶“为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帽子,忽略了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本体的自身发展作用。直到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越来越重视。在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开始比较系统地阐述汉赋的源头,赋体的分类、体制特点和流变,比较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汉赋的发展情况。

九十年代之后,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正式地走进繁盛时期。从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汉赋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汉赋与文化的研究。如曹建国的《谶纬与汉代的赋学批评》,探究了汉代谶纬文化与汉赋文学批评的关系。张松辉的《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分别从道家文化对汉赋思想的影响,汉赋中神仙意象,道家对汉赋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道家人物创作汉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昝风华的《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他分别从汉代风俗文化,汉代游艺风俗,汉代建筑风俗,汉代地域风俗四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再如郑明章博士的论文《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全面阐述了汉代经学、谶纬及儒家诗教传统与汉赋之间的关系。刘慧晏在《汉赋文化特质简论》中把汉赋还原到汉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分别从汉赋与汉代政治、汉代帝王,汉赋与汉代经学、汉人论赋等方面做了考察探究。许结的《汉赋祀典与帝国宗教》,详细了论证了汉赋中的祭祀与宗教文化。还有刘昆庸的《汉赋山林描写的文化心理》,徐云敏的《汉赋与汉代建筑文化》等,分别着眼于汉赋中的山林和建筑,阐述了汉赋文学之意象与汉代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是侧重于汉代社会文化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

第二,汉赋中的多角度“意象”研究。如易闻晓在《文艺研究》上发表的《汉赋“凭虚”论》,选中了汉赋中的“凭虚”作以阐述探究。侯文学发表的《屈宋作品的山水审美取向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摘取了山水审美这个角度,探究其对汉赋的影响。杨庭的《汉赋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则是挑选女性形象作为研究汉赋的突破口。孔德明的《汉赋的生产与消费》,从汉代经济学的角度对汉赋进行研究。张芳溢的《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则是从音乐的角度对汉赋进行探究。贡小妹的《汉赋中的建筑美》,从体量美,空间美,形体美和雕饰美四个方面作以探究。郭满的《汉赋地名疏证》,侧重对汉赋中出现的大量的地名,作以整理。还有许多学者对汉赋分别从多角度展开系统的研究,比如汉赋的语言文字,赋体文分类及结构特征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汉赋与经学的研究。龚克昌先生曾在《学者论赋》中说:“在两汉时期,《五经》地位极高,成为法定教科书,朝政指南。因而通经的往往可以做官,所以学经的人极多,经学盛极一时”。从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推广“天下郡国皆立学馆”(《汉书・儒林传》),到昭帝、宣帝、元帝的增补经学弟子,凭借经学而走进仕途、飞黄腾达成为当世之风。枚皋、扬雄、蔡邕等一大批汉赋家深受这种社会风潮影响,《五经》成为两汉士子必修之课。因此,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对于汉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经学与汉赋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

二、汉赋与经学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汉赋与经学渊源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然比较而言,还显得相对薄弱。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非常迅速,对汉赋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明代著名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汉人作赋,必读万卷书,以养胸次,又必精于六书,识所从来,自能作用。”清代文宗阮元也认为:“综两京文赋之家,莫不洞悉经史,钻研六书”。

刘慧晏在《汉赋与汉代经学》中所说的:“从汉武帝到章帝,经学始终主导着汉代人意识形态,被封为国教。辞赋之人都是文人,因此深受经学影响。如董仲舒,班固等人,本身就是名震经学界的经学家。经学中的大一统的观念,天人感应观念,君权神授观念,阴阳五行观念等,作为汉代官方思想,在汉赋中得到了积极传播和浓重的渲染。”这几个观念严格来讲,都可以归属于《周易》的范畴。

许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汉代经学与汉赋之间关系。然而,大多数学者是把经学当做一个整体的概念,比较笼统的'探究了汉赋与经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如刘松来先生在《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中阐述了“汉代赋体文学流变与经学的关系”,“汉大赋的话语方式与经学语境之关联”,“经学衰微与赋的文体升华”等方面,内容丰富,援引了大量汉赋资料来佐证观点。郭令原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中,论述了《诗经》对汉赋的影响,分别从“题材和主题的影响”,“雅颂创作对汉赋的影响”,“《诗经》句意在赋中的运用”,“楚骚对汉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于汉赋与经学的关系研究,还有冯良方的《汉赋、经学与文学自觉》,王洪泉的《经学视野中的两汉赋论》等等,以上这些学者都是整体地角度阐述“六经”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对于“六经”分开与汉赋关系的研究,即单独探究某一经学对于汉赋的影响,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如许结、王思豪的《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李桂荣与郑明璋的《论经学对汉赋题材的催动》,金前文的《汉赋与汉代<诗经>学》,陈曦的《汉赋引<诗>考论》,肖赛璐的《西汉赋引<诗>考论》等,都主要着眼于汉赋与《诗经》的渊源关系。也有部分学者探究了《礼经》、《春秋》、《楚辞》与汉赋的渊源关系,然对于《周易》与汉赋的关系研究,却少有人涉足。目前,在本人搜集范围之内,仅见唯一一篇明确阐述《周易》与汉赋之间渊源关系的文章,即是张涛教授2022年在《周易研究》上发表的《汉赋与易学》。然其仅择选了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几个人的作品作以探讨,难免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谈及汉赋中反映出的易学思想时,只简略的提到了几位汉赋家作品中宇宙观,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周易》思想对于汉赋创作的全方位影响。

综上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是对于汉赋与《周易》之渊源关系的范畴,还存在非常大的开拓空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与两汉时期谶纬迷信的泛滥有着很大关系。众多研究学者不愿涉足这段繁杂的领域,特别是曾经被视为迷信范畴的《易经》。因此,系统展开《周易》思想对汉赋创作影响的研究,深度挖掘出汉赋创作与《周易》之渊源关系,在目前的学术界是一块人迹罕至的沃土!

用承前启后怎么造句

拼音:chng qin qǐ hu

意思:承:承接;启:开创,继往开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造句:

1、哪年不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

2、大会没有不团结的、没有不胜利的`、没有不承前启后的、没有不勇于创新的。

3、一般像这种承前启后的一年。

4、我都是这样给别人打饭的, 承前启后

5、地铁上也是大会,承接前面的,看还会不会再承前启后,开创后来的可惜我火候还不够。但承前启后这词已经用了好几遍了 ,不会有多少锐意进取的我会承前启后。

承前启后的成语解释

中文发音:  chéng qián qǐ hu。

成语解释: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成语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成语造句: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鲁迅《两地书》一一)

成语辨析:~和“承上启下”都有“承接前面;引出后面”的意思。但两者侧重点不同:~侧重于“前(过去)”“后(未来)”意义和任务承接;“承上启下”侧重于“上、下”或上下级的连接作用。同时;~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承上启下”多用于文章方面。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定语;指连接前后的桥梁作用

发音技巧:启,不能读作“qì”。

书写技巧:承,不能写作“成”;启,不能写作“起”。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反义词:空前绝后

英语翻译:inherit the past and giv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承前启后成语接龙:

后实先声   声:声势。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武力打击在后

后巷前街   巷:胡同。指四处的街坊居民

后悔莫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后患无穷   患:灾难、忧患;穷:尽。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

后拥前遮   遮:阻拦。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后生小子   指年轻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