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2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1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圬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②镘:泥瓦匠抹墙的工具。③屋食:房租和伙食费。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其言,约而尽 约:简要

B.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理:治理

C.然吾有讥焉 讥:讥笑

D.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1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B.①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吾以是观之 ②吾从而师之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人公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C.本文肯定自食其力的人,鞭挞“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富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作者借一个弃官操镘、自食其力的圬者之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和“独善其身”的主张。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 镘 易 能 可 力 焉 又 诚 有 功 取 其 直 虽 劳 无 愧 吾 心 安 焉 夫 力 易 强 而 有 功 也 心 难 强 而 有 智 也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3分)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3分)

参考答案:

17.C(讥:责备、批评。)

18.B(A是,动词/认为,动词;B均为拿、用,介词;C至于,连词/如果,表假设;D这件事,指示代词/他,人称代词。)

19.D(“独善其身”的主张有误)

20.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对一处得1分,对三处得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1.(1)(3分)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译出“视”“上下”“佣”各1分)

(2)(3分)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合理)的。(被动句式1分,“使”1分,“宜”1分)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2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镘(mà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试题及答案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业之 业:职业

B舍于市之主人 舍:寄居

C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 强: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鉴:照(镜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蟹六跪而二螯

B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用力者使于人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5.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瓦匠王承福认为用力者使于人,自己不做官而做低贱辛苦的泥瓦匠是应该的。

B泥瓦匠王承福认为那些富贵人家富不过二代三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C 泥瓦匠王承福认为一个人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劳心又劳力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D韩愈认为王承福虽然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然 吾 有 讥 焉 谓 其 自 为 也 过 多 其 为 人 也 过 少 其 学 杨 朱 之 道 者邪 杨 之 道 不 肯 拔 我 一 毛 而 利 天 下。

1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2分)

(2)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13、A (以….为业) 14、D(D都是表反问语气,A前面是表承接,后面是并列;B前面是代词,后面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前一个是表被动,后一个是“比”) 15、D(不利天下不对) 16、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17(1) 但是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个人尽自己的能力来(相互协作以)求得生存也就是应该的(合适的)了。(主谓倒装,“宜”是“应该”的意思。)

(2)他比当世那些患得患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婪无道最终丧命的人高明得多了!(“于”状语后置译时要恢复正常语序;“济”满足;“丧”注意使动用法。)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双重任务。以下是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圬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②镘:泥瓦匠抹墙的工具。③屋食:房租和伙食费。

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其言,约而尽 约:简要

B.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理:治理

C.然吾有讥焉 讥:讥笑

D.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1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B.①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吾以是观之 ②吾从而师之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人公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C.本文肯定自食其力的人,鞭挞多行可愧食焉而怠其事的富贵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作者借一个弃官操镘、自食其力的圬者之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和独善其身的主张。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 镘 易 能 可 力 焉 又 诚 有 功 取 其 直 虽 劳 无 愧 吾 心 安 焉 夫 力 易 强 而 有 功 也 心 难 强 而 有 智 也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3分)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3分)

参考答案:

17.C(讥:责备、批评。)

18.B(A是,动词/认为,动词;B均为拿、用,介词;C至于,连词/如果,表假设;D这件事,指示代词/他,人称代词。)

19.D(独善其身的主张有误)

20.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对一处得1分,对三处得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1.(1)(3分)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译出视上下佣各1分)

(2)(3分)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合理)的。(被动句式1分,使1分,宜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镘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镘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刚听到这些话,感到迷惑不解,又接着想了一下,这大概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不过我还有意见,认为他替自己想得太多,为别人想得太少,该是个学杨朱之道的人吧?杨朱的学说是不肯拔掉自己一根毫毛去造福天下。这王承福认为有个家是劳心,竟不肯开动脑筋去养活妻室儿女,那还肯操劳心思去为别人吗?虽然这样,他比世上那些患得患失,只求满足自己的生活欲望,贪婪邪恶,没有道德以至丢掉性命的人,可要好得多了!加上他的话有些是可使我警惕的,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记,作为自己的鉴戒。


《圬者王承福传》课文翻译

《圬者王承福传》这篇可以的作者韩愈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圬者王承福传》课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圬者王承福传》原文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注释

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业之:以此为职业。

③约:简约,简明扼要。尽:详尽,这里可引申为透辟。

④京兆长安:京兆,原意是地方大而人口多的地方,指京城及其郊区。京,大;兆,众多。唐时长安属京兆府,故称京兆长安。

⑤天宝之乱: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边将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玄宗曾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在京师招募士兵十一万讨伐安禄山。

⑥官勋:官家授给的勋级。唐制,有功劳者授以没有实职的官号,叫勋官。勋官有十二级。

⑦镘(ma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⑧市:街市。

⑨屋食:房租和伙食费。当:相当的价值。

⑩视时:根据当时。上下:增加或减少。佣:受雇为人劳动。这里作“工价”讲。

⑾稼:种植。

⑿致:尽。

⒀理:治。因唐高宗名治,唐人避讳,用“理”代“治”。

⒁化:教化。

⒂易能:容易掌握的技能。

⒃直:同“值”,价值,这里指报酬。

⒄力:指干体力活。心:指脑力劳动。强(qiǎng):勉力、努力。

《心声》阅读及答案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教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其他同学根本连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该是赵小桢。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的呀!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的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选文是小说的部分。概括选文主要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什么原因促使京京“郑重地举起右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京京,试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京京读课文的效果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程老师在这堂公开课上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课文之后,京京为什么想到要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长长的,像万卡那样的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一部作品要想真正打动读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57、58段中表现京京情感变化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是什么心理。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认为程老师“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和用发颤声音让李京京读完课文”是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京京的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使他想读课文,这种感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教室里一片寂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哪一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京京的勇敢和坚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怎么评价赵小桢和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文章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概括程老师、李京京的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高潮,在公开课上李京京鼓足勇气主动地举起右手,他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2、他由于自身的经历与《万卡》这篇课文感情上产生共鸣,内心中有种憋了很久想一吐为快的感受。

3、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如:“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程老师。”生动形象地刻画京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做出决定后的表情。

4、京京充满真情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如“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的眼睛里涌了出来”、“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赵小桢的抽泣声和程老师的决定都说明了这一点。

5、满意高兴——慌乱紧张——感动懊悔。

6、万卡的故事勾起了京京对乡下爷爷无尽的思念,课堂上自己成功的朗读更进一步感染了他,使他有了这样的想法。

7、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认为首先作品要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其次,故事要能打动人,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使人受到震撼。不能无病呻吟,粗制滥造。”

8、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

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了心声的满足。

9、无奈,不放心;感动,内疚

10、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

11、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12、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13、赵小桢在公开课的表现不好,原定好她朗读,平时又很骄傲,到关键时候就不行,心慌,害怕了。

李京京真诚,勇敢,虽然平时读课文不好,但这篇课文他太喜欢了,自己练过几次,又有着与课文中人物的同感,有信心能读好,所以大胆举手了。

14、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

15、小说、黄蓓佳、《心声》

16、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17、略

18、概括归纳程老师和李京京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