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之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

此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拉杂的,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林语堂虽说倾心幽默,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至于以幽默见长的,或许要算梁实秋。但梁实秋也是心存雅致,幽默只不过是用来抵斥种种不雅的,所谓相反相成是也。而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则并不见佳。他显然是过于看重幽默了,并以之作为作文的主旨,却容易落入油滑。其实,幽默表现于文中,多是一种点缀,可为行文增添谐趣,但若要从头到尾地幽默下来,就往往吃力不讨好。

因而即便同是闲话笔调,也可各有不同的,这才是真正的个人笔调。但个人应当以自我来说话,而自我又处于大我与小我之间,这就得把握其中的分寸。比如周作人将载道与言志对立起来,从而将写作完全地由载道转为言志,却又囿于个人的性情,所得就小了,因此小品文也就沦为小摆设。其实,言志与载道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各种观念,也可谓各有其道。文中若尽是载道口吻,实则就是充当了各种观念的传声筒,这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但若想将自我完全游离于各种观念之外,恐怕也不现实,正如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一样,各种观念对人也有一种约束作用。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的强。”换言之,重个性,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若抹去个性,从而充当某种观念的传声筒,仍又是载道之文了。在散文中,笔调确乎是个人的。而所谓的个人笔调,就是要在散文中形成独具个性的言说方式。

(选自吴永福《散文中的闲话笔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闲话笔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闲话笔调深受林语堂的喜爱,但他的文章过于拉杂,有话题游移的缺点,不及梁实秋先生的行文简练。

B、闲话笔调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采用谈话的方式和读者进行心灵或性情等方面的交流。

C、闲话笔调是现代散文创作中非常流行的,是由周作人、林语堂、胡适等作家提倡的一种创作风格。

D、闲话笔调散文的言说方式中比较自然的',所写的都是身边平凡的小事,却包含着丰富的意蕴。

2、以下关于各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以闲适为主,但在闲适中也带有书斋的苦闷。

B、林语堂追求幽默,但是率意而谈,体现出名士作风。

C、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刻意为之,适得其反,具有一股油滑之风。

D、梁实秋行文简练,文章雅致,用幽默来抵斥种种不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平淡的谈话方式来包藏深刻的意味是我国现代散文的一大特点,这是白话散文最重要的进步。

B、一个作家是否成熟,关键是看他是否形成了真正的个人笔调,这种笔调的表现各有不同。

C、因为用谈话的方式来写,便没有古文那样简洁,所以闲话笔调的散文篇幅往往都很长。

D、文中如果都是载道口吻,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所以写作应该由载道转为言志,表现作者个性。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但他的文章过于拉杂”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C项胡适提倡无依据;D项“都是身边平凡的小事”过于绝对化,见第三段“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

2、C 解析:歪曲文意,见第三段“却容易落入油滑”

3、B 解析:A项不是所有的现代散文都是这样,第一段胡适说的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C项“篇幅往往都很长”扩大了范围;D项不能完全转为言志。见第四段“将写作完全地由载道转为言志,却又囿于个人的性情,所得就小了”。B项的依据来自于第一段“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和第四段里的三句话,信息跨度较大。

茶闲话散文

张岱有文《闵老子茶》写得好,意趣似不逊其《湖心亭》之“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者。友人周默农说有个叫闵汶水的人极善茶道,张岱闻之,便遥舟渡水前往拜访。久待至夜半更定,所见却乃“婆娑一老”。此翁见客至,知其是慕名而来者,遂起炉煮茶,邀客入一室。室内明窗几净,茶皿十数种而皆精绝,一时里灯色,茶色,杯盏色,合着暗暗咄咄的茶香,几乎将张岱醺倒。几番切磋品评后,客主皆欢,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的茶缘佳话,真真好极妙极。比此更叫人心心念念的,倒是文中所提及那十余种紫砂壶,及青花盏五彩小碗等茶器,想来定漂亮的要命。据闻,明清时有位制作紫砂壶大师时大彬者,其所制之壶砂质温润色若猪肝,古朴典雅不媚时俗,精巧不说,品种还多,有束腰,菱花,有六方,僧帽,更有美人肩,西子乳,听来哪里像是茶盏器具,简直一幅赏心悦目的浣纱图。焉知那闵汶水所藏没有此间一二?

前日偶翻一茶书,始知古之茶多为粉状或饼状,制作方法亦甚繁琐。采,拣,洗,蒸,榨,研,压,焙,一系程序十分讲究,大有稍马虎不慎而功功亏一篑之险。古茶制作讲究,古人喝茶也甚讲究。水讲究,以山泉为上,天落水为佳;煮水用火讲究,宜用洁净炭火,沾了油渍的或劈用过的旧木器皆不可用;煮开的水亦讲究,不可沸,不可不沸,要以见蟹眼而恰;器皿也讲究,煮水壶宜金属,冲茶壶宜陶制。水煮好,茶冲好,还要在茶器里焖一会儿才能入杯,入喉。这焖的时间亦甚讲究,有‘酾(焖)不宜早,饮不宜迟‘之说。想来如此这般的'喝上一口茶,真真能琐碎死个人。

茶,可消渴,可清心,可舒神,可遣寂。可茶也实在是个缓慢磨人的营生,是个闲情。陈眉公《小窗幽记》里就讲:“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馀心闲梦稳。”陈眉公是个会生活会处世之人,其布衣于乱世,却因其才气而盛名于天下,有“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府”之说。据闻,开篇所涉制壶人时大彬就与其交好,时大彬初喜作大壶,后得此公指教,方改作小壶而闻名。知堂老人亦有茶文与陈眉公笔下之闲雅神似,曰:“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三二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知堂老人亦处乱世,亦是奇才,亦负盛名,不同者,概因其过分贪恋那瓦屋纸窗下的“半日之闲”,才有了其兄言其之“昏”,有了张中行老人笔下惜其之“大事上糊涂”的糊涂,想那清泉绿茶再美再佳,恐怕也洗不掉他附逆的那段尘梦了。好在其自诩如屠芥涅夫小说里所谓多余之人,虽少事成功,却能“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似的”,倒也能“自得其乐地活着”。此不失为大智慧也。常人难能。

我不常喝茶也不懂茶及茶器,唯记少时家中来客,必会从茶几小抽屉里取茉莉花茶,撮一二,置玻璃小杯中,以壶水冲之,水气微袅间递至来客手里,并乡语款款曰“喝哇,喝哇”。来客也不拿捏作假,用嘴噗噗吹开水面上半开未沉的茉莉朵,吸吸嘶嘶地喝将起来,俨然可口俨然好味。庄户人家喝茶多如此,不惯矫情也不甚个讲究,粗茶糙器,权作日常之需。乡里小镇夏日的大午后,绿树浓荫下惯见三五七位老者围拢了对弈,常有人捧着硕大的罐头钵,钵内茶浓色艳,马,车,象,卒依那茶钵的盖启盖合为鼓令,在“楚河汉界”上拼死厮杀着,偶有暮色悄悄柔柔地投影到那局面上,美若一幅绝世之岁月静好图,烟火而温馨。在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地区,常有人家将砖茶切磋碎,大铁锅里熬开,灌入暖瓶中,饭间饭后作白水饮。那茶我喝过,酽酽的,倒在搪瓷缸或白瓷大碗里,酒红色泽十分诱人,入嘴很敞很沉,香气也老也涩,别有一番滋味。离乡居城里后,也得过些好茶好茶具。有一套格外好看,一母携六子,熏黄色泽古典雅丽,水草样纹络生在其中,逸逸动动很惹眼。闲来也曾效仿古人做优雅状,煮水,温杯,投茶,洗茶,冲茶,姿态倒也略近,壶水倒也如线,茶香倒也飘绕,只是一应做下来,图没弄出个两腋习习的清凉,倒折腾出三袖五袖的津津热汗来,找来纸扇扇了好一会儿才散爽。看来己性内里还是个粗笨之人,经不得这太过精细讲究的事物。自以为《红楼梦》里用油炸了,鸡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腌过,炒的鸡爪子拌过的茄鲞,吃起来未必就有村灶大锅里炖熬出来的茄子菜味正得口,在茶事上,犹觉大杯大碗在手,间凉间续,从早喝到晚的,那才真切才实在才安稳。于是乎,索性将那曾只“临幸”过一回的茶壶茶盏包裹好,登梯启柜“打入冷宫”,一并束之高阁的,还有那一时一味里效尚慕雅的心。

一芽一叶,经火淬炼,既能容雅,入文人墨客手,出尘不染清新静逸,成就奇章妙典;又能容俗,入平民百姓家,宜糙宜简安贫安凡,过得晨昏日月。此概系茶之佛心素性。且不从深远处论,单只茶名这一项就似个偈子。“毛蟹”,一听就觉在烟火缭绕之厨灶间,“拂手”,一讲倒似去了尘外清静之地;“龙井,毛峰”,文史气十足,“菊花,瓜片”,乡野味具丰;“冻顶乌龙,凌云白毫”,有高山仰止仙界莫近之觉,“大红袍,将军绿”,又似霸王与爱姬戏里戏外温存婉转;最好听莫过于“雨前”,大俗,大雅,实耐啜。

据说武夷山盛产好茶,按品等分为花香,小种,名种,奇种。最难得为奇种。奇种之所以奇,是因此茶树与梅树或木瓜树相近,尽引得此二者之香,遂为珍贵。明人王百谷有诗曰:“山田香土赤如泥,上种梅花下种茶。茶绿采芽不采叶,梅多论子不论花。”想着山田香土梅开茶郁时,可着花布衫,笠在头,篓在颈,于破晓之晨,踏未晞夜露,行幽转山路,至山顶腰头,埋首于万丛青翠间,细指尖甲,掐下粒粒嫩绿,换得一手清香,偶或浅唱一曲悠婉的采茶小调,偶或仰眼眺眺那山之青云之白空之蓝,一朝茶筐满,或归,或忘归,皆好,倒比费力捯饬那些个炉炉火火钵钵碗碗来得豁澈惬意。看来此生终是脱不了“农人”这袭衣衫了,也倒合心。

闲话生日散文

第五十八个生日的这天早晨,俺趴在镜子前,将里面那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爷们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仔细细地看了个结结实实:

头发虽已花白,但并不像有些人那样稀疏难觅,而且总有那么一、两小撮仍几十年如一日倔强的支棱着,不肯轻易就范;

尽管没有长得令人羡慕的“双眼皮、大眼睛”,但咱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大眼皮、双眼睛”,而且基本保持不瞎不花,得以观赏到五十多个春华秋实、两万多个日出日落,看到了从忠字舞到交谊舞再到霹雳舞直至广场舞的社会大舞台的变迁,也看到了许许多多从英雄到狗熊或是从穷光蛋到亿万富翁的人间悲喜大戏;

还有那张并不十分张扬的小嘴,曾不吭不哈的享受了多少五谷杂粮、瓜果蔬菜、鱼鳖虾蟹、飞禽走兽和自来水、矿泉水、二锅头、老白干以及干红、干白、青啤、哈啤?如果按照每天吃下1斤主粮1斤副食、喝下1斤汤2斤水来计算,一天就是5斤,一年365天,58年就是21000多天,到目前为止这张嘴吞下的东西就是100000多斤,还不包括吃下的各种水果和喝下的红的`白的黄的。天哪,竟然有50吨之多!50吨是个什么概念?堆起来简直就是一座山呐!都说“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了不起,咱爷们啃得不是骨头,是山啊!

爷们儿,你太了不起啦!你太让我骄傲啦!在此,我向你深情的鞠上一躬,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

书信闲话散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 ·张籍

云水相隔,悠悠的思念倾诉给远方的亲友或恋人,心先要定下来,在静谧的暮色里,或清晨鸟儿的啼叫声中,就着一方书案,窗外清风徐徐,落叶飘飘,抑或细雨绵绵,雪花片片,笔下轻染烟霞,缓缓道尽深藏于心中的情愫,执笔为念,落字如面。

书信往来是天涯路远,彼此之间信息传递的载体;文字纷飞是相望相守,一种情感的寄托;点画纵横是寒暑易节,相思积蓄出的真诚问候。一纸信笺,传去千里之外的挂牵,也许语句通俗平实,但其中寄予的情感却悠远绵长。雁字回时,心有灵犀,即便只是琐碎的家长里短也让守望的远方柔软了心,还以泪眼。

书信,也称作书扎,简扎,尺牍,尺素,名称的演变传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深沉儒雅,流淌着一脉书香气息。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书信始于春秋(郑国大夫郑子家写与晋国正卿赵宣子),算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和平与峰火交相更替的岁月中,一封封书信无不在叙述一段段人世间的沧桑与传奇,或展现中华气节,民族大义,或流露出缠绵悱恻,细致微妙的人情之美。早期有“飞鸽传书”“鸿雁传书”等传送方式,让它多了一点远古的沌朴和灵动。山高水长,轻轻诉说,一路不停歇的发展、演变,到了汉代,建立起成熟的邮驿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也因为在官方与民间所具备的实用价值而经久流传,当一封饱含深情的信笺发自于心,千里跋涉,辗转传至另一个人的手中,多么今人欣喜快慰。开封之时,一纸纤薄,透发出的温情却厚重饱满,暖了人间。

书信往来中,浓浓的亲情与至真的关怀,陪我们渡过异乡的孤寂,冲淡了低落与忧伤,感召我们乐观的去面对眼前的偃蹇处境。这种倾诉交流,在漫漫人生路上会陪我们很久很久,伴我们走过很远很远,温情似水,牵动着彼此的心。

从古至今,从弥漫的硝烟峰火中,穿越过千山万水,行经乡野庙堂,不知记录了多少亲友恋人之间的思念与山盟海誓,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风流雅趣。有田间俚语,有致仕忧郁,有?湘静夜依依的情话,有巫山云中的点点雨意,一个风和日丽的晴日,有原野上千里牧歌声,时光穿越幽暗的旧巷,有乌蓬船摇醉的水榭江南。有对父母安康的挂念,有对子侄后辈的教导和规劝,娓娓道来,一如岁月间泛舟江上,听两岸风啸猿啼,沉醉于漫天的晚云落霞。

它可能是一池静水泛起的波澜,一阵秋风吹过的思绪,点点落花堆砌的闲愁,片片秋叶染红的乡情。笔墨在纸上挥洒,就像在枝头采撷粒粒红豆,为冰冷的历史洒上一片烟火气息,“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里寄托着征战中一声声平安祝愿;“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这里有风花雪月下的儿女情长。“鸿雁声里锦书来,片片红枫传颜色”,感叹亲友之间时空上的距离,日复一日的思念终有一天让你拾起了笔独自诉说,情怀时而喷薄奔涌,如洪水溃堤,时而静静流淌,如溪水潺潺,此刻,最难得的是真实自然的心境。

离乡千里,更深夜长,一纸虽轻,字字情重。这是心神合一的妙境,此刻,从容放松放纵,恰好也合了书法创作的要旨,书法不再只是一种技能,同时也是情感恣情宣泄的渠道,情至真处,挥洒自如,纤毫灵动,意趣天成,故而往往有天真无痕的妙作。书法崇尚自由,书信中的书写自有一份轻松与真诚,自古书法大家来往书信中的墨迹最是写的`自信从容,洒脱不羁,出离法度束缚,悲喜之间,赋予文字以生命,散轶于书信中的书法,也徜徉着一种真性情。

不论形式如何改变,文言或白话,家书或致友,横写或竖排,毛笔或硬笔,都不掩一份或激荡山河,或辗转悱恻的情怀,“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曹操写给孙权的书信,百万雄师,沿江而下,事关天下的水陆会战,却写的风清云淡,旍旗甲兵未着一字,读来依旧意气风发,睥睨天下;“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是林觉民的与妻书,坚毅哀婉,儿女情长间字字泣血,论及革命又豪气干云,勇于赴死,每读至此,似见到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美画面。

一方小小的邮票,如同飞鸟的双翼,浮摇展翅,越关山万里,携一纸心底的倾诉,投寄出相思与期盼,文字续情,遥遥牵动两地的心。如今早已迈入信息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简单而直接,电话、手机、网络让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 高科技方便了交流,但总觉少了一丝味道,电脑弱化了人们的书写能力,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食品冲击湘浙鲁粤等传统菜系一样,终归是欠了点火候的微妙。相比短信微信的问候,我还是喜欢于清风明月下静静写下“见字如面”时的那种激动与亲切。一笔在握,让寂寞、孤单、回忆、想念,情感交集一处,如浮云悠悠,如月色盈满衣袖,于喧嚣的红尘中怀一许相思的清寂。

就像小时候在山间废弃的山庙前小心呵护一片片残碎的琉璃,就像在六月的风中扑捕一只粉蝶或红蜻蜓,对它,我有一种尊崇和深深的怀念,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条磅礴长河,那么它也是汇集其中的一股清洌的细流。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都能感觉到,人们已很少通过它互致问候了,谁又知道,它的老迈是否正在让自己成为历史的尘烟,若干年后,随着实用价值的退化,它是不是也会如同神秘美丽的楼兰古国一样,消逝在漫天黄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