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的文言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 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 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 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四、 《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

五、 请用500字写一篇《采薇》的赏析文

《蒹葭》教案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你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 国 随 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 思人

蒹葭 白露 --- 伊人

情 景 交 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文言文《山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作家和作品的资料。

查找有关海市蜃楼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课文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一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领悟课文大意,使文章能顺畅的诵读,由于本课生词较多,尽管都有注释,仍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学生课前要多用些时间预习;熟悉课文后可引导学生利用预习时找到的资料自主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最后研读赏析课文,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利用音乐,图画等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海市蜃楼的图片或有关录像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了解作家和作品

1、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蒲松龄,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蒲松龄的资料,初步了解作家及作品。

(名家评论)郭沫若曾评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引导)传说蒲松龄为写好《聊斋志异》,每天在树下免费提供茶水,只要求路人讲述一个故事,从而搜集鬼狐故事。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引导归纳)蒲松龄不仅写了许多鬼怪故事,也写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作品,现在我们就从他的作品中去了解这些自然现象。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一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奂山 青冥 碧瓦飞甍 禅院 高垣睥睨

连亘 坊 莽 窗扉 黯然缥缈

往来屑屑 逾时 倏忽 市肆

2、二读课文,断清句层次。

3、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⑴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初懂文意,划出疑难句子。

A、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

B、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C、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D、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 四人小组讨论疑难字句,相互复述课文。

⑶ 请一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学生补充,了解课文大意。

⑷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四、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疑问激趣)这篇文章介绍了山市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那山上到底出现了哪些景物呢?到底有没有这些景物呢?这些景物出现的过程是怎样的?这种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1、文中有哪些表顺序的时间词语?据这些词语概括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2、结尾说这种现象又名鬼市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4、作者用短短的两百多字就将山市的过程介绍得清清楚楚,你觉得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蜃楼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在写法上主要是运用表时间的词语和修辞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楚、生动形象。

五、想像创作,品味赏析

1、播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山市是一幅怎样神奇的画面。

2、配乐朗读,请擅长画画的同学凭想像绘画。

3、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评论赏析。

(总结)同学们的山市都画得非常美,不仅画出有字之画,还画出了无字之画,可见你们的想像非常丰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想像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1、(说一说)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美丽神奇的山市。

2、(写一写)抄写课后词语。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扩写。

选做题:

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教学后记】

作为一篇文言文,首先要疏通字句,这篇课文下面注释已较详细,可以让学生利用下面注释和古汉语词典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朗读领悟课文大意,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这一过程由于预习较充分,学生基本上可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这一任务,但所用时间较长。中间的探究学习是整节课的难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要涉及到其他学科,如果能利用多媒体去表现这种情景就更能直观地解释这种现象,不必深就。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像画出山市图景是这节课的高潮,让学生在听音乐、读课文中想像、绘画,在绘画中体会山市的奇妙,这样理解原文──配乐想像──图画表现的过程,需要进行两次创造:一是把文字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想像;二是用图画把想像的内容表现出来。前者属创造性思维,后者属创造性实践。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与想像能力就在读与画的结合中得到了培养。学生也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绘画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