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为中国人着实欠缺真诚(sincerity)、好奇(curiousity)和幽默(humour)。事到如今,我们必须为重拾这些做人的优良质素而加倍用功——这个当头棒喝也真够“激”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爱用那柔柔的“淇淋”而爱用厉害的“激凌”!)这么多年过去直到今天我还是把她的这一番教诲铭记于心。当然,还有幽幽午后的草莓冰激凌。

在外头跟大伙一起吃喝的时候,要严格坚持半饱往往比较困难,从材料到份量到味道,都得接受别人的掌控插手,在你推我让之间,一不小心就吃多了。一个人在外头吃,能够点的菜都是一般标准的一整份,也常常因为怕浪费也怕麻烦带着剩下的饭菜到处跑,只得把其实已不需要的都勉强吃光,一下子又变得太饱。
所以还是必须争取饮食主动权,亲手买菜回家做饭,自由发挥自作自受。一切材料选择份量搭配味道浓淡,都在半饱控制范围之内。

保持半饱,午饭后坐在办公室里就不会昏昏欲睡,不必十分痛苦难过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而做垂死挣扎。保持半饱,头脑相对灵活清醒,知道自己其实最爱吃什么,对下一段美味永远有活泼迫切的期待冀盼。

喝汤,是在喝时间精华。
让那些廉价的贵重食材物料在汤煲里上下翻滚互混,让慢火熬出那一室温暖的香气。初次下厨一不小心煲汤煲干了水,不打紧,告诉家人过程比结局重要,那么几个小时的立体环回享受已经不得了了。

半饱,另一个说法其实是常常肚饿。
常满也就太安定太无聊太不进取,馋嘴为食的人常常是诸多不满的,正因如此,人才会够刁钻有要求,才会积极向上,社会才会进步。

儿时外祖母常常会做马铃薯croquettes,待凉了的薯泥用手捏成椭圆状,当中放进咖喱洋葱肉末馅料,包好沾上面包屑,猛火油炸。这大抵是长辈们勾留日本时吃到的洋风炸物,馅料分明又有南洋风味,但源头却是纯粹的欧洲式。一口咬下去,百般回忆滋味。

老实说,平生最怕一堆数字加加减减,也没有耐心把面前一堆吃的喝的都还原成数字,只是心中有数,谨记日久弥新的道理:少吃多滋味。

有说每个男人背后都有个女人,又或者每个女人背后都有个男人,说来说去其实很烦,我愿意听的倒是每道菜背后的传说故事。

能够功成身退,甘作衬托而不好胜逞强,在翻滚沉浮的一“锅”日常世事中,月桂叶竟然给我们莫大的启迪。老实说,离场带走一半的荣耀,并不简单。

无论如何,亲自动手才是一切可能性的开始。

嗜甜不止是痴爱,简直是一回高贵而幸福的纵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