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诗篇特点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

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因作,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照相式制作。另外,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卷五)这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曹操这个功绩,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观沧海》景物特点

导语:《观沧海》通篇写景,那么都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景物特点,欢迎大家学习。

1、全诗实景描写在前四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具体包括:碣石山、平静的海水、小岛、岛上林木,岛上花草、风吹涌起的海浪。

实景的特点:是由近及远,由静到动。这样的描写特点,更好的突出了全诗后四句中诗人无穷的想象力,带给读者更加震撼的思想冲击。

2、全诗虚景描写在后两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具体包括:日月和星辰。

虚景的特点是波涛汹涌、吞吐日月。

3、全诗写景之中,能够让诗人情感真正得以喷发的正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曹操《观沧海》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引导语:曹操在诗文《观沧海》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观沧海》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1、全诗实景描写在前四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具体包括:

碣石山、平静的海水、小岛、岛上林木,岛上花草、风吹涌起的海浪。

实景的特点:

是由近及远,由静到动。这样的描写特点,更好的突出了全诗后四句中诗人无穷的想象力,带给读者更加震撼的思想冲击。

2、全诗虚景描写在后两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具体包括:日月和星辰。

虚景的特点是波涛汹涌、吞吐日月。

3、全诗写景之中,能够让诗人情感真正得以喷发的正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观沧海》中的沧海在在哪里?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

东海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东海县为“百库之县”,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63座,总库容为8.9亿立方米,其中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分别为全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库。

东海具体位置指中国大陆以东、日本九州以西、黄海以南、台湾以北的海域,包括黄海、朝鲜海峡。东海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并经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连,濒临中国的沪、浙、闽、台4省市。

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多为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盐度为31-32‰,东部为34‰。海水温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温在20℃以上。

世界著名渔场之一,产大黄鱼、小黄鱼、刀鱼、墨鱼等。整个海区介于北纬23°00′-33°10′,东经117°11′- 131°00′之间。东海北连黄海,东到琉球群岛,西接中国大陆,南临南海。

东海南北长约1300公里,东西宽约 740公里。东海海域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最大水深2719米。

东海海水透明度较大,能见到水下二三十米。东海海域比较开阔,大陆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中国一半以上的岛屿分布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