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经典语录

1、这世界上唯一扛的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

2、文化是一种斗争,历史是赢的人在写,所以希望大家是赢的这一边。

3、拍片不要去想个人风格,风格是让没有风格的人去担心的。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也许是一个人或一件事情,总之你倾注了所有感情想挽留他,但是做不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无法放下,也回不去的叫做“从前”的深山。

5、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6、我觉得任何一样东西,做到比较好的层次,都是很儒雅的',至少我们讲究它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7、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8、所谓的感性,是挡不住的;挡得住,你这个人也没啥味道了。

9、这里必须说说恐惧,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10、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11、压抑只会让感情更强烈。

12、享受你的纯真年代,享受你的青春,谈恋爱也好,尚可左耳进右耳出也好,电影不是“念”出来的!

13、大侠也是讲究气质的,西方的大侠也是,它不是见人就拔枪。中国的京剧也是讲这一套,对不对?武行最大的动作室翻跟头。关公他就是不翻跟头,他就是有一个派头,是儒雅的。你看关公的像,没有说是睁着眼睛拿着刀砍的,他一定是在读《春秋》。

14、对我来说,最好不要去想个人风格。一想到个人风格,所谓知识障、心魔就产生,个人的东西反而发挥不出来。我诚心地讲,风格是让那些没有风格的人去担心的。

15、因为压抑,不能畅所欲言,在过去那个时代,很自然就会拐弯抹角,所谓的「符号」就比较厉害,明喻、暗喻,我们中国人不必教就会了。

16、拍电影的人不需要别人勉励,需要勉励的人拍不了电影。

17、我到海外,你说我是龙的传人也好,说我是封建余孽也好,如果我不留下一点声音,将来大家以为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所以我要拍《卧虎藏龙》,但破坏中国文化没有比中国人更厉害的,那我宁愿拍给老美看,他不会说他不懂,他至少心里还有一个幻想,觉得人是可以飞起来的。

18、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

名人故事:李安

导语: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熟悉他的人讲,他永远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李安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名人故事:李安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5日中午,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闭幕。华人导演李安成为最大赢家,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大奖。

★李安的话: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李安的奥斯卡之路:1993年,“父亲三部曲”之一《喜宴》,让李安第一次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2022年,《卧虎藏龙》赢得最佳外语片,让李安捧回了他的第一个小金人。2022年,经过长达10多年的不懈追求,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李安终于凭借影片《断背山》,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亚洲人。2022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金像奖。

★温情李安: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熟悉他的人讲,他永远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做他妻子很幸福,他30年没绯闻,出席重要场合永远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当李安手捧小金人对着台下的妻子说“我爱你!”时,林惠嘉对这一杜比剧院内的真情告白的反应显得错愕且羞涩。

★坎坷成功路:1978年,怀揣自己的电影梦,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在美国电影界苦苦寻找出路,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近而立之年的李安连生活都无法自立。

★成功男人的背后:在李安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妻子默默地、坚定地支持着他坚守自己的梦。她拒绝父母出资让李安开中餐馆养家糊口的好意,在李安准备学计算机另觅生计重找职业时,她告诉李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李安成功后,重提当年旧事,她才告诉李安:“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思考·借鉴·运用】

◆《少年派》与《白鹿原》:《少年派》由扬·马特尔原著,2022年被《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及亚马逊等网站评为年度最佳图书,2022年获德国图书奖,先后被翻译成了42种语言。

在李安被选定成为该片导演之前,扬·马特尔并不相信他的书能被拍成一部好影片,但他最终因对方承诺其作品在任何方面都不会被删节终于被说服。于是电影就成了《少年派》的第43种语言。可以说,忠实于出色的原著为李安的再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多读完《少年派》原著的人会被具有如此想象力的故事再次征服。

反观国内,有最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之一做“底子”,电影《白鹿原》却因没把故事讲好而饱受批评。有业内人士直言:内地99.9%的导演都是不及格的学生,他们没有解决电影最实质的问题——讲好一个故事,完全就是邯郸学步,太浮躁。

我们国产的影视作品,常常遭到“雷人”、“做作”、“太假”的批评,这往往缘于缺乏优秀的剧本。有专家一语中的:“中国电影故事像春晚,段子一个接一个,根本不尊重叙事”。

电影说到底是讲故事,讲导演心中的故事。奥斯卡最终把奖项颁给了导演,至少说明一点:李安讲故事的功底,已经获得西方主流电影界的认可。

李安和《少年派》获奖只能让中国电影更为窘迫。

◆李安与张艺谋们:奥斯卡倡导“独立文化精神”,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西化的李安备受奥斯卡宠爱。而再看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倾轧迷失在奥斯卡之路上,似乎渐行渐远渐无声。

巩俐和章子怡都轻慢过奥斯卡,前者说,“奥斯卡不过就是中国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后者说,“我没有好莱坞梦,中国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吗?”看样子,“谋女郎”显然比谋先生有“傲骨”,张艺谋还是坚如磐石地爱慕着奥斯卡,投资6亿元人民币、筹备4年、历时164天拍摄《金陵十三钗》,呕心沥血地再次冲击奥斯卡铩羽而归;陈凯歌用《搜索》冲奥,死得也很难看。

中国电影近几年一部部刷新票房,一个个娇艳霓虹,但实质上却不是繁华盛世。

关于张艺谋们无缘奥斯卡,有人埋怨说是“大陆电影限制太多,导致中国大陆电影无法获得国际普遍认可”,有专家说李安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讲述“全球故事”,而张艺谋们则囿于讲述“中国故事”,甚至提出“不应再让自己的电影在本民族文化中浸润太深”,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就拿《金陵十三钗》来说,这样一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信仰、并且刻意适应好莱坞电影工业特性的电影在国内能够顺利生产上映,并且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流舆论的青睐,根本不存在“限制”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张艺谋没有把故事讲好。而从李安这次获奖的《少年派》来看,确实是一部由加拿大小说家撰写、以印度人为主角、在中国台湾取景的电影作品,作品的内容也似乎属于“跨文化”题材,但事实上,无论是李安获奖的作品还是奥斯卡奖的其它作品,也并非都是什么脱离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全www.99zuowen.com球故事”。即便是所谓“跨文化”的《少年派》,也并非什么“跳出中华文化影响”、“文化混杂性、兼容并包”的`混搭,而是融合中西文化的人性思考。

从根本上说来,文化的开放和交融,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转基因”,而是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如果因此就浮躁地认为只有“跳出中华文化”、不讲“中国故事”而去讲什么抽象的“全球故事”,这显然既是对李安的曲解,也是对张艺谋们的误导。

◆向李安学习什么:李安作为从中华文化出生而走向世界的华人导演,他长期潜心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衔接,他崇尚的“电影神”既不是文化符号的叠加和“假大空”的展示,而是电影故事本身的感人;而他的电影故事无论是历史现实还是奇幻旅程都全心全意诠释人物内心和人性启发,他对电影艺术的开拓和创新不仅在于驾驭各种题材,甚至敢于触碰那些难于极致的事物,如此等等,这样的电影梦想和踏实践行,或许正是张艺谋们目前所欠缺的。

◆李安与莫言: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两个几乎同龄的人,一个出生在台湾的东部小镇,一个出生在山东农村;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一个祖辈为农民;一个留洋美国,一个土生土长。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们由隔绝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峡两岸分别出发,殊途同归?

从成长经历来看,李安走的是精英路线,莫言则是草根路线。路线不同,但是在前行的路上,他们两人都遭遇过巨大的坎坷,莫言遭遇的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身份上的歧视,李安虽未被逼至生存的困境,却也曾经丢失“丈夫的气节”,赋闲在家被太太养了6年。

成功的路上哪能不经历风雨。可是,李安和莫言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这在当下的文化圈是少见的。龙应台说,李安的眼睛像一只小鹿,纯真、温柔而聪明。陈文茜说,李安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能看见每一个人的灵魂。

莫言也是个温和的人。话语不多,穿着朴素,为人低调。在获奖前夕对媒体封口,因为不想受到攻击。面对围堵的媒体记者,他一边着急地说,请记者做好准备工作再来,一边给记者们煮饺子吃。

看李安的电影越多,越失去描述他的能力。东方的、西方的、商业的、文艺的、精明的、单纯的……好像什么都有一点。莫言就不一样,他的复杂性体现在个体作品,整体风格是稳定的东方式,甚至是东方中最泥土的那一部分。

李安的师弟名人故事

我还是算认识一些文艺青年的,但是他大概是其中最彻底的一个。

上一次见他还是两年前的夏天,他拿着自己拍了好多年的一部长片来听我和老公的意见。不知所云地看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俩沉默着不敢出声,只能拼命邀请他吃西瓜。我不敢距离他太近,因为他浑身散发着你可以称之为艺术也可以称之为不洗澡的味道。

那部长片至今还没有剪出来,这次见面他倒是剪了头发,主动汇报说出门前还洗了脸。我问他有没有特意洗澡,他很老实地说:还不至于。

十几年前他在北大读经济学,和我老公在北大外一起租了间平房,两个人很慎重地反复讨论过一个严肃的命题:有一天我们都出名了应该怎么办?他读研究生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学编剧,2022年又跟着读博士的老婆去了美国,老婆是他的大学同学,翻译过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某一版,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华尔街,是德勤的会计师,总而言之,是一直走在金光大道上的大好青年,而他,是一直没上道的所谓导演。他对自己的老婆赞誉有加,最关键的一点是,他认为,能看上他,说明老婆的.眼光实在很好。

李安曾说,被老婆养了6年,一分钱没有赚到,“我若是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了”。但是我们的这个朋友,当年担忧的出名问题看起来暂时还不那么迫切,也没有需要切腹的沉痛感,他快乐地吃着北京的老冰棍,说他们夫妻已经决定从纽约回北京,以便进行他的下一部长片。

朋友们有时会为这个快40岁的男人忧心,但是谁都没法不被他那瘟疫般的乐观感染。他看过我写的小说,热烈地表扬了我的文字。然后打漫长的电话指导我怎样改成剧本。按照他的说法,电影圈里到处都是钱,少的就是像我们这样真正有资格去捡钱的人。我一边听电话一边中蛊一样在上下单买了本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作为教科书,但是至今没有打开过。

李安说有一年他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个纽约大学的师弟,当年拍的学生片红极一时,但是至今没有真正拍片的机会。而我们的这个朋友,虽然总是被大家用李安的人生与之相比,但谁都知道李安太少,人生中却充满了李安的师弟。做这种丧心病狂的梦是一种能力,实现它则是另外一种。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一种都没有而已。


李安的师弟名人故事

我还是算认识一些文艺青年的,但是他大概是其中最彻底的一个。

上一次见他还是两年前的夏天,他拿着自己拍了好多年的一部长片来听我和老公的意见。不知所云地看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俩沉默着不敢出声,只能拼命邀请他吃西瓜。我不敢距离他太近,因为他浑身散发着你可以称之为艺术也可以称之为不洗澡的味道。

那部长片至今还没有剪出来,这次见面他倒是剪了头发,主动汇报说出门前还洗了脸。我问他有没有特意洗澡,他很老实地说:还不至于。

十几年前他在北大读经济学,和我老公在北大外一起租了间平房,两个人很慎重地反复讨论过一个严肃的命题:有一天我们都出名了应该怎么办?他读研究生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学编剧,2022年又跟着读博士的老婆去了美国,老婆是他的大学同学,翻译过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某一版,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华尔街,是德勤的会计师,总而言之,是一直走在金光大道上的大好青年,而他,是一直没上道的所谓导演。他对自己的老婆赞誉有加,最关键的`一点是,他认为,能看上他,说明老婆的眼光实在很好。

李安曾说,被老婆养了6年,一分钱没有赚到,“我若是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了”。但是我们的这个朋友,当年担忧的出名问题看起来暂时还不那么迫切,也没有需要切腹的沉痛感,他快乐地吃着北京的老冰棍,说他们夫妻已经决定从纽约回北京,以便进行他的下一部长片。

朋友们有时会为这个快40岁的男人忧心,但是谁都没法不被他那瘟疫般的乐观感染。他看过我写的小说,热烈地表扬了我的文字。然后打漫长的电话指导我怎样改成剧本。按照他的说法,电影圈里到处都是钱,少的就是像我们这样真正有资格去捡钱的人。我一边听电话一边中蛊一样在网上下单买了本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作为教科书,但是至今没有打开过。

李安说有一年他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个纽约大学的师弟,当年拍的学生片红极一时,但是至今没有真正拍片的机会。而我们的这个朋友,虽然总是被大家用李安的人生与之相比,但谁都知道李安太少,人生中却充满了李安的师弟。做这种丧心病狂的梦是一种能力,实现它则是另外一种。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一种都没有而已。